更新时间:2025-08-27 12:14 来源:江西经济网 编辑:云腾
如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罗浮镇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一条新路子。近年来,罗浮镇聚焦强化组织力、发挥先锋力,推动党建与强村富民、文旅融合、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基层党组织统领、党员干部一线聚集、广大群众自主参与的乡村振兴动力体系,以“强基、赋能、提效”“六字诀”,实现集体经济、文旅融合、治理效能多维度提升。
组织强基促增收。优机制凝共识。建立“一事一议、一月一议”议事制度,结合“党员进网格 井冈议家亲”活动,收集强村富民发展意见建议327条,并分类梳理,通过村民评议、支部初议、党委决议“三议”程序,凝聚发展共识,形成系统性发展规划。建立党政主官挂帅、班子成员“双线”抓落实、镇村干部齐参与的强村富民工作机制,党员干部带头认领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宣传推广等专项任务,“清单式”推进。搭平台提收入。镇党委牵头组建成立“1+7”村投公司,在市场主体引进、特色农产品销售、村集体资产运营等方面提供统一指导服务,罗浮镇以“党支部+产业基地+农户”模式,按照公司经营、村集体入股方式建成井冈蜜桔基地200亩、药食两用百合基地300亩、油茶产业基地500亩,2024年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0余万元,解决周边村民务工就业80余名,户均增收2万多元。聚人才强支撑。镇党委牵头,与井冈山国营综合垦殖场有限公司党委互商,组建党建联合,通过组织共建、队伍共抓、事务共商联建共建,特别是发挥垦殖场农技人才优势,组建以党员农技专家陈重山为带头人的“农技指导服务志愿服务队”,吸收种植养殖农技专家20名,为全镇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形成“技术下沉、人才共育”机制。
党建赋能兴产业。资源整合串点成线。依托“长古岭村—文泉村—石市口村”示范环建设,以农文旅产业为重点,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组建示范带建设“吉先锋”党员突击队4支33人,完成土地流转737亩、征地拆迁39000余平方米,建成以长古岭静溪谷、文泉现代农业示范园、石市口长征研学基地为核心的农文旅产业示范带,串联形成“夜间露营+生态观光+研学旅行”沉浸式体验路线。主体培育聚沙成塔。党组织牵头组建成立罗浮镇农业产业协会、乡村旅游协会等社会组织,统一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农文旅产业发展。在镇中心区,以土山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民为主体,创建“井冈红宿罗浮居”民宿品牌,党员带头建设罗浮江南民宿群,因地制宜分批开发建设民宿34栋床位430个,与米兰花酒店、静溪谷民宿形成“高端旅居+普通住宿”旅游接待体系。宣传推介扬优成势。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强化农文旅产业点宣传推介。联合格力集团策划举办“静溪谷唤醒之夜”音乐会,并作为2025井冈山第十六届杜鹃花节分会场宣传推介。规划建设“井冈山之夜”万人红歌烟花音乐会,通过“交响乐+红歌传唱+音乐烟花+实景体验”四维融合模式,打造“沉浸式”唱红歌赏烟花体验地标,以烟花盛会持续引流,助推罗浮镇文旅产业发展。
服务提效优治理。创新机制破难题。创新实施“1+N”党员联户包事制度,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移风易俗等事项列入“包事清单”,形成党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服务共担、难题共解的“六共机制”。转变作风聚民心。实施“连心、暖心、舒心”工程,搭建志愿服务、关爱帮扶、文化惠民“三大平台”,通过开展群防群治志愿服务、“一老一小”一对一结对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惠民活动,搭起党群干群连心桥、暖心屋、舒心港,以“三心”服务获得群众“百分”满意。挖掘力量促和谐。发挥镇域内退休干部群体分布广、数量多的优势,挖掘老教师、老医师、老技师、老律师、老工程师等“银发”力量60余名,按照量力而行原则,引导参与助学、义诊、助农、纠纷调解、工程建设等社会服务,助力罗浮镇经济社会发展。(井冈山市罗浮镇 钱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