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29 20:32 来源:江西经济网 编辑:云腾
探伤工是铁路上的“钢轨医生”,每天为运营线路的钢轨进行“体检”,通过声波图及时准确发现并上报各种铁轨的伤损病害、伤损程度,为钢轨病害的“诊治”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为确保旅客安全出行,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工务段加强春运期间的钢轨探伤作业,全面提升线路设备质量。其中,就有这样一对探伤“父子兵”,他们不断较劲且同心协力,传递着一家两代人的春运情缘。
57岁的张长荣把这大半辈子的细致认真都献给了铁路事业,与钢轨探伤打了三十几年的交道,从身负一流的探伤技术到检测数百公里钢铁洪流的豪情,张长荣怀揣着激情肩抗着重担,在皖赣线上不断历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探伤工长,由他牵头带领的景德镇探伤工区不仅是他全部的心血和骄傲,更为鹰潭工务段培养青年探伤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一名老党员,张长荣认为自己有义务发挥好勇争先、传帮带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老张常说。儿子张明哲把父亲设为标杆,父亲的一言一行,往往被儿子看在心里,记在心里,誓要在行动上赶超父亲。对于老张的言传身教,小张铭记在心,他克服困难,抓住当前工作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紧密贴合工作重点开展学习,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皇天不负有心人,年轻的小张如今已经成长为景德镇北探伤工区副工长,在2021年,他不仅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还以优异的业务成绩竞选上探伤车探伤工。从此“两轮”变“四轮”,手握方向盘,心记万里路,驰骋在上千公里的钢铁洪流上,肆意的挥洒着激情。
春运期间旅客激增,游子们都赶着回家过大年,真是安全系万家,防患必须做到家。为更好地保障线路设备的安全稳定,老张紧靠单位工作安排,紧贴工作实际,由原来的一天干“两个点”增加到“三个点”,干的越多,安全稳定就越能够保证。外出探伤时,经常是干完正线干站场,干完钢轨干焊缝,一日之内反复“横跳”,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而小张同样也是如此,身为副工长的他同样履职尽责,由于探伤车作业性质更为特殊,准备工作长,工作范围广,需要长期在外住宿,同样是反复“横跳”,他跳的更长更远,在鹰潭工务段管内沪昆线、皖赣线、鹰夏线、衢九线四条线路上来回穿梭。
护航春运多年,这父子俩保障了成千上万的旅客回家过年。他们深知,平安来自肩上的重担。“春节使万千游子短暂告别“996”,终于踏上回家的火车,我们必须站好每一班岗,让所有乘客安全出行,顺利到家。”他们既是父子也是“战友”,在保障春运的“战场”上构筑安全防线,并肩作战、携手共进。(孙羽楼)